网站首页 >> 范文大全 >> 心得体会
首页 > 范文大全 > 心得体会 > 西南旱灾带给我们的警示

西南旱灾带给我们的警示

时间:
微梦雨
分享

目前,百年一遇的西南干旱仍在继续,最近的几次降雨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。

干旱频发不断给我们敲响警钟: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解决燃眉之急,更重要的是从旱灾中吸取教训,加强水利设施和节水型农田建设,唤起公民节约用水的意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。

有数据显示,我国50%的耕地还是靠天吃饭。温总理在云南视察抗旱工作时说,我们已连续6年农业增产,农业增产政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,但老天爷也帮了大忙。老天爷帮了多大忙?旱灾从另一个角度对我们目前的发展方式发出了警示:农业这种沿袭千年的“望天收”耕作方式应该得到改进了!

研究表明,地表灌溉水的利用率仅为45%,喷灌为75%,而滴灌可高达95%。回过头想一下,我们的西南地区有多少雨水是白白地流掉了?还有我国农村大部分的水利设施基本上处于年久失修的状态,旱不能浇,涝不能排。要避免大灾临时抱佛脚,就应该未雨绸缪,及早加强水利设施建设,从根本上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。同时,建设节水灌溉农业,提高水的利用率、大力发展节水旱作特色农业,从而实现以少量的水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,更加符合干旱缺水地区的实际。

西南地区百年一遇的旱情也揭示出了中国人的一个“短处”,素以节约著称的中国人却不善于节约水资源。在水资源极度危机的现实中,人们感受到了水的珍贵;而一旦旱情解除,人们马上将生态灾难置之脑后,又肆无忌惮地浪费和挥霍水资源,比如家庭用水无节制,社会用水浪费无人心疼,洗车行、洗浴中心在城市遍地开花,工业和农业不仅大量用水,并且污染严重。

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今天,如果不懂得珍惜水资源和充分利用水资源,其造成的损失将远远大于这场旱灾所带来的损失。因为天灾带来的损失可能是一时的,而漠视水资源所造成的后果可能是无法生存。节约每一滴水,这句话听起来过于老生常谈,然而笔者想说,现在这不仅是一个号召,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。否则,我们终将无水可喝。

西南旱灾也是大自然给我们传递的一个严重警告:一味地为了发展经济而不顾对大自然的保护,迟早要遭受自然界的报复。气候的变化,往往与本地生态系统的改变有紧密的联系。为了经济效益,不少地方一直在砍伐原生态林,大力种植速生丰产林,而这些植物都被形象地称之为“抽水机”,大面积种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,涵水能力很差,从而使土地的抗灾能力被大幅削弱。西南地区正在体验着人类自己种下的恶果。

为了我们自己,也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碧水蓝天,我们应该摒弃那种只顾自己的生存权利和生存快感,却忘了对大自然最起码敬畏的行为。常怀一颗感恩的心,崇敬大自然,按照自然规律办事,倡导、践行低碳生活。不要因为无知的“人祸”,而毁掉我们的家园和生活。那时,也许真像一则广告语所言: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,也许是人的眼泪。

西南旱灾带给我们的警示
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
关注公众号
第一时间获取写小易优惠活动
不方便扫码?点击复制公众号名称搜索
付费复制
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

特价:4.99元原价:20元

亲,付款后不能复制,请按以下方法解决:

1、请按【F5】键刷新页面重新试一下。

2、如果仍复制不了,把付款记录截图给客服,客服会发复制验证码给你。

3、如果以上方法均无效,请把付款记录截图、【网址】【邮箱】发给客服。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到您邮箱。

复制方法:请刷新页面,然后按 Ctrl+C 复制。这时电脑会弹出对话框要求付费或输入验证码,你可输入验证码,然后点确定,就可以正常复制或下载了。

很抱歉,客服当前不在线。

请刷新页面再重试,如果仍然无法复制,再加客服微信。

联系我们
付费后若不能复制,请刷新页面重试。 如有问题,再加客服微信。 在线时间:星期一至五 8:30~12:30 14:00~18:00
优惠复制方法指引
扫码关注后立即发送验证码!
只需2秒
输入验证码后可优惠复制。
最后一步
扫码关注后立即发送验证码!
输入验证码后可优惠复制。
3769820696540160

咨询客服 咨询客服

回到顶部

投诉建议
联系我们
付费后若不能复制,请刷新页面重试。 如有问题,再加客服微信。 在线时间:星期一至五 8:30~12:30 14:00~18:00

会员登录

打开微信扫码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