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放思想心得体会:谁是“第三次思想解放”的最大阻力?
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,我们已经经历了两次思想解放;现在又开始了新一轮----第三次思想解放。第一次思想解放(始于1978年5月11日《光明日报》的特约评论员文章),侧重于意识形态的论争,树立了“实践”标准;第二次思想解放(始于1991年春《解放日报》连续发表的“皇甫平”的四篇文章),侧重于“姓社姓资”之争,还利于民,不搞人斗人了,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尤其是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发展,树立了“生产力”标准;这一轮思想解放(始于今年广东省社科院所作的《2007年广东省区域综合竞争力评估分析报告》),主要不是观念问题,而是利益格局的调整、体制机制的创新,除了还利于民外,更主要是还权于民,利益格局的调整,实际上就是民众权利的调整,就是中央提出来的公众要有知情权、表达权、参与权、监督权,调整财政分配制度,创新体制,改革发展成果要让老百姓共享,树立“以人为本”的标准。
1978年改革开放前,人人关心政治,強调阶级斗争;这30年来,把“政治人”改变为“经济人”,人人关心经济利益,关注创造社会财富,这是历史的进步。但同时带来的是物质主义、消费主义、享乐主义。市场经济,一切向”钱”看,异化了不少东西,什么都可换钱。贪官污吏不少。上面政策再好,就是落实起来,常走样。老百姓痛恨这些人!这是危险的跡象!!
现实是,既得利益者不愿意向老百姓、向市场让渡自己权利。思想解放的最大阻力,显然只会来自既得利益者而不是人民群众。这就是行政体制、管理体制问题了。所以,现在强调还权于民,提出以人为本,就要把人从“经济人”转变为“和谐人”,就是精神与物质的和谐,人与人的和谐,人与自然的和谐,人与自我的和谐。从思想层面真正转向制度创新。深圳前市长厉有为说的好,说的透:“解放思想是革命,革谁的命?革自已的命,这就是难度所在。革自已的命,要削自已的权,让自已的利,拆自己的庙,搬自己的神。”“舍不得革自己的命,就是糊弄老百姓”。我们的各级官员都认识到了这些吗?究竟有多少是清醒者?老百姓对未来是充满希望的,将拭目以待!
解放思想心得体会:谁是“第三次思想解放”的最大阻力?







特价:4.99元原价:20元
亲,付款后不能复制,请按以下方法解决:
1、请按【F5】键刷新页面重新试一下。
2、如果仍复制不了,把付款记录截图给客服,客服会发复制验证码给你。
3、如果以上方法均无效,请把付款记录截图、【网址】和【邮箱】发给客服。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到您邮箱。
复制方法:请刷新页面,然后按 Ctrl+C 复制。这时电脑会弹出对话框要求付费或输入验证码,你可输入验证码,然后点确定,就可以正常复制或下载了。

请刷新页面再重试,如果仍然无法复制,再加客服微信。

只需2秒

